水泥設計師 為爛泥再生

 JULY 18, 2018 1SHARE

這世上沒有爛泥,只要你願意運用,並運用得對。Mr. Hammers創辦人Stefan發揮創意,把廢棄水泥化成滋潤生活的一件件個性作品。讀設計和建築出身的他,走了一條和其他同學不一樣的路,但仍然在業界發光發熱。他的經歷告訴我們,世上沒有懷材不遇,只要你能忠於自己的興趣,勇敢踏出第一步,就有機會破繭而出,如同Stefan手上那些廢棄水泥一樣涅槃重生。

Stefan對設計的興趣始於中學時代,那時他就讀工業學校,中英數科科禍,唯獨鍾情設計、圖像傳意。「中五會考時,我同阿媽講,雖然讀書唔叻,但無論如何我都會拎個A返嚟。」結果他並無食言,在擅長的科目拿到A級成績。

從設計學院畢業之後,他進入了建築師樓工作,後來又再重返校園讀建築,成為事業上的一個轉捩點。書讀完了,Stefan卻沒有再在「則樓」多待很久,膽粗粗辭職專心經營Mr. Hammers這個品牌去了。

「當時嘅我冇咩係輸唔起」

放棄大好前途出來搞設計,傻的嗎?「當時嘅我,冇咩係輸唔起,大不了浪費幾年青春,抱着呢種心態去嘗試改變。」

讀書理想和工作現實的差距,亦令Stefan決意走出舒適圈。「設計原意係解決問題,講求以人為本,但香港太着重金錢、成本,情況失衡。我想多啲時間做比較人性化嘅事情,所以全心投入自己嘅品牌。」

Image Photos Text

仍在讀建築時,Stefan已經收集廢棄的水泥,製作不同的物品到市集擺賣,又替客人製作獨一無二的產品,他視之為「幫補生計」,也順便磨鍊自己的工藝。後來,得到客人啟發,他試着舉辦工作坊,提供材料讓參加者DIY,結果大受歡迎。

「最叫我意外同驚喜嘅,係好多建築界前輩都來參加我嘅工作坊。對佢哋嚟講,我係無名小卒,但我卻認得佢哋每一位,有啲甚至曾經指導過我。」

逐步建立名聲之後,Mr. Hammers銷售的作品減產了,工作坊也少搞了,不是Stefan「恃寵生驕」,而是他開始涉獵更多社會議題。這份對社會的關心,沿自讀設計所學到的知識。

「讀設計令我明白唔係單單活在設計入面,而係要去了解問題從何而來,於是我學識了一層一層推敲,宏觀地審視每個生活上嘅問題。」

今年初,他曾與非政府組織合作舉辦工作坊,讓腦創傷病患者也可以落手落腳以水泥生產。「我希望將呢門工藝授予佢哋,令佢哋都有生產力,一方面或者可以幫補經濟負擔,另一方面也可以慰藉佢哋心靈,令佢哋明白有心就做得到,抒發一下無力感。」

Image Photos Text

曾經無用的爛水泥,在Stefan手中都活出不平凡的新生命。

因不同原因,腦創傷患者手部無力,用一般方法難以混和水泥,於是Stefan想出辦法簡化程序,以膠袋盛載英泥、水和沙,讓他們也可以搓水泥。「見到佢哋好開心,能幫到佢哋我自己都好感動。」

「抱住總好過唔做嘅心態」

最近,他又參與了一個名為室宿一覺的展覽,揭示劏房生活的不堪環境和探討改善方法。「有些根本問題係設計解決唔到,需要跨媒介合作處理。坦白講我哋影響力有限,但大家都抱住總好過唔做嘅心態,希望為社會帶來一點不同聲音。」

Mr. Hammers慢慢找到了發展方向,亦為Stefan帶來一個機會,讓他深感自豪。他獲邀製作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的獎座,以水泥製成收音機模型。他的工藝贏得著名香港設計師李永銓賞識,會替對方即將舉行的設計展製作一系列物品。

「今次合作和他面對面討論,實情係多數時間佢講、我聽,感覺袋了好多錢入袋。佢嘅思考包括過去、當下和願景,亦給予我一啲意見如何玩水泥更有趣。」

提起建築,一般會聯想到起樓,Stefan現在做的事,好像與老本行相距甚遠,但他慶幸自己從來無離開過設計和建築,只不過是以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。「我曾經同康文署合作,製作一座藝術座椅放置於屯門,咁其實都係建築嘅一種。再者,佢更親近社區,令我更有滿足感。」

Image Photos Text

他深信,做過的每一件事都會蘊釀、發酵,在未來結出不同的果。

Text/ Andy
Photo/ Tedd

(部份圖片來自 Mr.Hammers Facebook)



留言功能已關閉。